掃一掃添加微信
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就提出“促進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和實踐活動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行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扶持旅游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數字文化產業相融合”。在2020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針對文旅行業,又提出了多項相關內容,包括完善節假日制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等內容。
如今的文旅融合體現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為旅游提供內容,旅游為文化提供渠道。從內在邏輯上來看,文旅融合的本質是旅行者參與旅游、創造新的旅游體驗,并尋求文化認同的過程,其核心還是人。
巍巍寶塔山自古矗立,滾滾延河水蜿蜒而過。延安,這座西北黃土高原上古老而鮮活的城市,也是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紅色圣地。不僅寶塔山等傳統景區游客如潮,一些新的紅色旅游景點亦游人如織。7月12日,位于延安高新區的延安紅街,開業一個月游客量就突破200萬人次,其中80后、90后和00后客流占比超過五成。
延安紅街整體采用延安時期建筑風格,包括主題街區、紅色講堂、沉浸演藝、射擊樂園、長征步道、窯洞酒店、特色非遺、紅培基地等主要內容,是具有創新感、體驗感的大型紅色旅游項目,被納入延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對此,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用商業化的市場機制去運營,既能把項目建設起來,又能夠擁有自我造血、自我發展的功能。有政府指導、社會參與、品牌支持,紅色旅游項目建設就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除了創新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非遺品牌也是文旅融合的受益者和推動者,2020 年的“棗莊:‘非遺+’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入選了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遴選的2020 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當人們來到這座北方古城, 卻仿佛進入了南方小鎮,小橋流水, 古巷民宅。夜晚,橘紅色的燈光點綴在老宅間,倒映在波光里。乘舟夜游古運河,令人不由感慨古城的美麗、歷史的厚重。
如今的臺兒莊古城匯聚了柳琴戲、運河大鼓、洛房泥塑、皮影戲等幾十種國家級及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面向游客進行常態化展演。2020 年中秋國慶假期,臺兒莊古城共接待游客45.6 萬人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硬是能夠恢復至2019 年同期的八成多; 2020 年12 月,景區游客接待量甚至達到了2019 年同期的140%。臺兒莊古城發展的良好態勢,離不開“非遺+ 景區”的模式,自然成為文旅融合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