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添加微信
近年,因為疫情,有關主管部門一直在景區門票上做文章,尤其是國有景區,減、免門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有些中小景區或為奉獻愛心、或為變相廣告,在某一個特殊時間段盲目跟風,著實也是不得己的事情。況且,即便不如此,也沒幾個游客。
“門票經濟”顯然是最簡單粗暴的盈利方式,想來也可以理解,旅游行業不是做慈善,在景區的維護、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確實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尤其新建民營景區,建設多年,投資巨大,急于回本。更重要的是,大多景區除了門票,也沒有拿的出手、有吸引力、能賺錢的產品,故而孤注一擲,只能收取門票了,而且一年比一年高。
景區營銷者關于景區門票減免政策思考
對于景區而言,門票經濟注定是不可持續的。這既是國家旅游政策要求,也是未來旅游市場發展趨勢,更是景區本身產品品質使然。關于景區門票減免政策思考:小編認為疫情對旅游影響是不小,但本質上還是怪自己不創新,疫情只是導火索。
2018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連續四年發布關于“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通知,減免門票之勢、之力度前所未有。只不過,其目標雖未涉及景區高質量發展問題,但高度契合了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客觀上明確了旅游市場發展趨勢,引導了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就產品而言,在觀光旅游向觀光與休閑旅游并重、并行轉換背景下,人們對文化旅游消費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休閑、度假、康養類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大多數景區、尤其是國有老景區卻數十年如一日,躺在國家級景區頂級品牌“功勞簿”上吃老本,不曾、也不想、更不愿對景區進行迭代升級。
當前旅游發展現狀是:各類旅游景區景點多達數萬個,但區域內同質化景區居多,且基本都以觀光產品為主,休閑度假產品品類、層級、質量、獨特性、影響力等嚴重不足,或供不應求,或供過于求,或供非所需。
景區營銷者關于景區門票減免政策思考
低端休閑度假產品大多屬于小半徑,品級不高。高端休閑度假產品嚴重不配套,填補不了原出境游客所追求的市場空白。要么資源與市場定位不匹配,大資源做成了小市場,小資源偏要做大市場;要么產品復制,人有我有,缺乏獨創,一味跟風;要么產業鏈延伸嚴重不足。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只跟政策,偏離市場;只顧形象,缺乏業態;只顧眼前,不念長遠;只想品牌化提升,不考慮業態提質。
對于老景區的提升內容,起碼包括四個方面內容,而且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一是自然景觀觀景角度、高度、時間、平臺及相關配套的提升;二是基于自然景觀意蘊與在地文化的融入,或特定主題文化的植入;三是基于主題文化或特定文化的物態化、活態化、體驗性、沉浸式產品策劃與設計;四是基于旅游景區資源、景觀質量、文創產品、主題形象、服務設施、管理水平等全部旅游內容之上的品牌化提升。
事實上,大多景區很少顧及前三個內容,而直接奔著品牌提升就去了,反正通過硬件設施達標、努力協調,有關部門遲早會有一天審批通過,盡管景區品質、品位都差強人意,只有品牌是現實的。特別是由政府支持的某些國有景區,最后落得個管理者、投資者都笑逐顏開,近期是高興了,長遠看,唯獨運營者、旅游者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