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添加微信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去一個新城市旅游之前,已經很少依照傳統旅游網站的「必游景點」來規劃自己的旅行計劃。相反,他們選擇打開小紅書和抖音,把收藏夾里種草已久的精品店一一列下。去本地人愛打卡的店,成為了他們解鎖一個陌生城市的旅行方式。
年輕人重返街區。在上海,安福路上的門店租金,甚至比許多一線商場都要高。而在5年前,這里只是上海徐匯區的一條普通文藝街道,起初還住著不少外國人。如今,這條街道正迅速被流量和網紅小店擠爆。
一批以HARMAY話梅、BM、多抓魚、三頓半等為代表的小而精的特色「小」店們 ,正在沖破線下消費市場,成為時下備受矚目的新商業趨勢…這里的「小」,不在于面積和街角,而在于小資,以及其網紅屬性。
長樂路、常熟路、南昌路,這些市井又充滿煙火氣的城市街道,也因其截然不同的“性格屬性”,重新定義了城市的生活方式。
正如《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對街道魅力的描述,“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也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街區是最能展現一座城市靈魂與精神的集中地。
為什么小店迷人,因為他不拘一格的「靈魂」。追本溯源,我們嘗試把它們歸納為以下兩點:
①小店賣的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店主的生活方式
②小店背后藏著的是整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和煙火氣
一個潮牌的流行是街頭文化圈認可它夠酷夠潮。當它開始大眾化的時候,街頭文化圈必然也會拋棄它,尋找下一個能代表他們個性和主張的品牌。當本地人逐漸退場,只淪為外地人狂歡的小店也終將成為一個“空殼”,璀璨過后只剩下灰燼。
在長沙的五一商圈里,茶顏悅色的密度之高,幾乎到了“十步一茶顏”的地步。它在社交媒體上的高曝光率和存在感也逐漸使得它成為了長沙城的一張名片。但在引來游客紛紛打卡之外,他同樣也沒有失去本地市場。除了是外地游客朋友圈的標配外,它也成為了本地年輕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