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添加微信
近年來,促進數字化賦能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頻繁見諸政策,逐年細化,思路愈加清晰。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等文件,指出要強化戰略思維,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的組織領導,加大財政投入,扎實推進;強調要切實做好“革命文物資源目錄和大數據庫”“適度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的互動性體驗性”等工作。
日前出臺的《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提出要推動紅色旅游資源進校園。創新中小學生社會實踐載體,組織優秀紅色旅游演藝作品展演展播。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部門和文化機構在優化傳統保護手段基礎上,積極建立和完善基礎數據庫,探索更具互動性的展陳方式,打造數字傳播體系。越來越多的文化和旅游企業也參與到紅色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中,通過建設紅色旅游綜合體,打造紅色文化產業集聚區,進一步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
據了解,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別公布了兩批紅色基因庫建設試點單位,各試點單位將對陳列品、紀念碑(塔)、出版物、音視頻等進行高精度數據采集,按照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統一標準進行結構化存儲,并以歷史事件、英烈人物、感人故事為線索,對紅色文化數據進行專業化標注、關聯,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實現全國聯網。
“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保護紅色資源,反復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與功能,做好紅色文化傳播,數字化應用備受關注,肩負著讓紅色文化“活”起來、傳下去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