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博物館介紹 貴州省博物館參觀感悟
?貴州省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現藏有反映貴州歷史文化的出土文物、化石標本、近現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瓷器、書畫、玉器等5.3萬余件,尚在整理中的自然標本和古生物化石30多萬件。
?2017年9月,貴州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新館建筑面積4.7萬余平方米,目前常設“民族貴州”“古生物王國”“歷史貴州”3個基本陳列,還有數字體驗館、非遺劇場、4D影院、學術交流區等功能區,成為集展覽、研究、教育、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電子票務系統
聆聽悠遠歷史故事
“歷史貴州”主要包括“探訪觀音洞”“夜郎尋蹤”“建省之路”“文教興延”“黔山紅跡”5個部分,生動展現了貴州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
1964年,黔西觀音洞遺址的發現拉開了貴州舊石器時代考古序幕。觀音洞遺址位于黔西縣觀音洞鎮觀音洞村,它是貴州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長江以南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
黔西觀音洞遺址出土石制品3000余件,加工簡單,刃口較為陡直、厚鈍。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20多種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化石。據此,考古學家將該遺址年代定為舊石器時代早期。
展廳內用一整面墻來展示從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各類石器,反映了石器打制技術到磨制技術轉變的漫長歷程,從中可以窺見人類何時出現審美、何時開始用火。
《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戰國秦漢時期,夜郎稱雄于以今貴州為主的廣大區域,貴州因此被稱作“夜郎故地”。據介紹,在貴州境內發現的赫章可樂遺址、威寧中水遺址、普安銅鼓山遺址等可能是夜郎國的活動區域。
在“夜郎尋蹤”單元,一座墓葬復原場景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墓的上下方各有一個巨大的銅釜,銅釜腹上部對稱縱向置兩只環形大耳,鑄工精良,器形規整,器壁光潔勻稱。
“這種埋葬方式叫‘套頭葬’,是2000年在赫章可樂遺址發現的。”貴州省博物館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周小煒介紹,這種埋葬方式十分特殊,有說是為了保護頭顱,也有說是為了炫耀財富和地位,還有可能是緣于當地族群的一種原始宗教意識,祈求對后人的永久庇佑。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武帝時期,掀起開發“西南夷”大潮,夜郎等地被納入漢王朝行政管理體系。漢代銅車馬是貴州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件銅車馬出土于貴州興義萬屯漢墓,整車由大約300個零部件組成,是迄今為止漢墓出土銅車馬中最完整、最精致的一件,對了解漢代車制、冶煉工藝具有重要價值。銅車馬呈馬拖車狀,馬蹄微微向前,步態優雅,馬嘴微張,作嘶鳴狀。車為雙曲轅車,車篷用青銅卷曲成覆瓦狀,厚度僅0.1毫米,輕薄如紙。
?《東漢會要》記載:“賈人不得乘車馬。”漢代社會等級制度嚴格,車馬是官僚、貴族的專用交通工具。結合此銅車馬的形狀和工藝,其主人身份應為縣級以上官吏。
唐乾符三年(876年),太原人楊端應詔收復播州(今貴州遵義地區),開始了對播州的世襲統治。展柜里兩頂金鳳冠引得觀眾嘖嘖贊嘆。金鳳冠由純金打造,數百顆紅、藍、綠寶石鑲嵌其中,花團錦簇,精美絕倫。金鳳冠是當地老百姓在遵義高坪楊氏墓群中發現的,因當時未經科學嚴謹的考古發掘,原墓主人信息已丟失,但從中仍可窺見播州楊氏的奢華。
平播鼎和平播鐘見證了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政權的覆滅。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為平息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明軍分八路進攻播州,楊應龍的軍事要塞海龍屯被攻破。播州之役結束后,貴州巡撫郭子章為紀念其功績鑄造了平播鼎和平播鐘。銅鼎圓形深腹,鼎足為獸首柱狀,口沿面鑄有“平播安黔之鼎”六個大字。鐘上橫列篆書“平播報德之鐘”,鐘腹部有一周篆書銘文,由郭子章撰寫,記述其接任貴州巡撫參加征討楊應龍反叛之事,著重記述關帝數次托夢于他和妻子,故功成后鑄鐘、鼎置于貴陽武廟。微信訂票系統
領略多彩民族文化
走進“民族貴州”一樓展廳,仿佛進入一個少數民族村寨。吊腳樓上掛著成串的玉米和辣椒,門口立著一棵楓香樹,不遠處有一座風雨廊橋。吊腳樓是貴州地區的特色民居,樓底部用柱子架空,一來可以通風防潮,二來可以抬平房基,適宜山高坡陡、氣候濕潤的環境。
二樓展廳著重展示民族服飾。苗族姑娘盛裝、瑤族女夏裝、侗族婦女偏髻、水族馬尾繡背扇……繽紛多彩的服飾齊聚一堂,成為貴州各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的縮影。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全省大概有180多種苗族服飾,目前展示的有80多種,大都是從各地征集而來。”周小煒說。
展柜里的銀角頭飾精美別致。紅布面上鑲著兩排水渦紋,間飾長方形銀花塊。銀花塊上排列著蝴蝶和水渦的紋樣,水渦纏繞在蝴蝶中,親密無間。頭頂為U形角造型,中間數片長方形銀片呈扇形排列,好似太陽光芒。
這是20世紀90年代從雷山西江征集來的銀圍額。在苗族傳說中,蝴蝶與水渦戀愛,產下12個蛋,從蛋里孕育出最早的人類。苗族人把這些祖先圖騰放在頭飾上,表示對祖先的崇拜,希望這些神性祖先護佑自己。
宋代鷺鳥紋彩色蠟染女套裝是展廳里唯一一套考古出土的服裝,1987年出土于貴州省平壩縣桃花村。該套裝上身為齊腰上衣,前襟和后背為整幅彩色蠟染片,袖口用絲線貼繡鎖邊。下身為百褶裙,采用蠟染間填色工藝繪鷺鳥紋兩周。這套服裝蠟染線條流暢纖細,技藝爐火純青,為研究古代蠟染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展廳一角靜立著苗族祖鼓,這是牯藏節上必不可少的祭祀用品。牯藏節是苗族盛大的祭祖儀式,每13年舉行一次,包含請牛、選舉牯藏頭、吹笙鳴炮、斗牛宰殺等活動。通過古老而神秘的儀式與祖先對話,祈禱富裕安康,同時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維系族群價值觀。祖鼓是從一整根原木中截取一段挖空成筒,兩端繃上牛皮,扎緊釘牢制成。鼓筒中間有一個小洞,代表祖先靈魂出入的門。
在黔東南清水江一帶,每年農歷五月廿四日至廿七日會舉行龍船節。貴州省博物館藏有一套100多年前制作的清代龍船,是清水江地區保存下來歷史最悠久的龍船。
每到龍船節,在外地工作的小伙子們要請假回家過節。按照苗族習俗,只有男性能夠劃龍船,女性則會在龍船頭掛上鴨、鵝等家禽,船頭掛的家禽越多,代表這艘船的人氣越旺。龍船下水前要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祈求清水江的龍保佑當地風調雨順。
飽覽海洋生物化石
遠古時期,貴州地區曾是海洋,后經地殼運動變為陸地。貴州古生物化石種類豐富,發現了以關嶺生物群、興義生物群和盤縣生物群為代表的大量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化石。在“古生物王國”展廳,可以看到從埃迪卡拉紀到第四紀的古生物化石,時間跨度為距今6.35億年到距今258萬年。
東方恐頭龍化石是這個展廳最珍貴的展品。據周小煒介紹,這種化石僅見于今貴州省六盤水市一帶的盤縣生物群中。
“東方恐頭龍”意為“東特提斯地區具有恐怖頭骨的爬行動物”,是三疊紀海洋中的可怕獵手。東方恐頭龍全身長27米,而脖子長度就超過全長的一半。由于脖子和身體相隔很遠,在捕食時,它通常會把身體藏起來,只伸出小腦袋,等到獵物靠近時,迅速張開嘴巴將獵物吸食進去。
“很多人聽到貴州龍的名字,以為它是一種體形龐大的恐龍,其實它非常小巧。”在胡氏貴州龍化石前,周小煒介紹,成年后的胡氏貴州龍體長通常只有21厘米,目前發現最大的有59厘米,最小的只有3厘米。
1957年,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在貴州興義綠蔭村農家墻壁的石頭上偶然發現一種化石。經過走訪,他了解到當地巖層里有不少這樣的化石,便將幾塊化石帶回北京,交由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鐘健鑒定。楊鐘健將其命名為胡氏貴州龍,這是由中國學者發現并研究、命名的第一種海生爬行動物。
隨便看看
- 2020-12-30購物型旅游景區營銷的需求
- 2021-01-11“游云南”攜2022款旅游產品上線,打造游云南旅游年貨市集
- 2021-02-222月18號,都江堰市國際友城青少年畫展開幕
- 2021-01-25以北京冬奧會籌辦為契機,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走向現實
- 2020-12-245G時代下的無人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