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旅游景區而言,由于飽受曠日持久的疫情之害,沒有哪一家景區不對市場復蘇朝思夜盼、祈禱盡早否極泰來。但理性的做法是不急不躁、順勢而為,按照旅游市場恢復的節奏去應對,爭取事半功倍;若操之過急,毛手毛腳,啥都想爭先,到頭來未必就有好結果。當前,旅游景區在思考應對旅游市場復蘇時,應加強對下列問題的思考和把握:
--最現實的客源有哪些?
這是對應性做好準備、迎接市場復蘇的前提。現階段,游客最需要的是什么,又能夠做到什么?從一些地方和旅游企業的動作看,似乎已經想到吸引來浩浩蕩蕩的團隊旅游者,并為此又祭出慣用的“老法器”,以減免景區門票為誘餌,僅憑這一點就能驅動游客出行的腳步嗎?從眼下疫情防控形勢看,很多地方還在倡導“非必要不出行”,強調回來前必須提前報備,這種局面對于相當多的在職人員、學生家長,是不大可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多數人所做的是較為穩妥的選擇,就在本行政區域內就地旅游。那么,誰敢“妹妹你大膽地向前走”?恐怕只有退休者、自由職業者等很少一部分人。因此,現階段立足本省本地客源市場是較為實際的,引入跨省游客源只能作為努力爭取的目標。
--游客最需要的是什么?
這是考慮市場復蘇時必須弄清楚的。游客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疫情磨難以后,最需要的通過旅游透氣散心、振作精神,無論是選擇觀光,還是休閑度假,這一點是共性要求。在疫情影響尚未消除之時,相對于以往的其它時段,游客期望的滿意度將更加明顯;而從市場現實來看,這與企業經營者急于賺錢的心態形成很大反差,也與歷經長期疫情折騰后的服務質量可能有所落差。如何避免這種反差變為現實中的錯位,就有賴于主管機構的市場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督,也需要企業自覺維護自身形象和聲譽,不能夠“蘿卜快了不洗泥”,不能夠市場旺銷了就缺斤短兩。有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在旅游市場復蘇的這個階段,很可能也是旅游投訴高發的時段,既有疫后服務質量下滑的客觀原因,也有主客之間追求的較大落差,對此有關方面應該加以提前預警。
--該如何針對性地配置旅游產品?
現在無論是景區門票減讓的促銷,還是旅游最高當局出臺的“熔斷機制”,首當其沖的都是觀光游團隊,這在現實需求市場中只是一個門類而已。長期以來,業內研討旅游市場需求趨勢的變化,共識性的認識就是觀光游將不再主要,鉚定了旅游景區未必是可取的。清明、端午前后全國各地出現的露營熱、微旅游、微度假,透出的也恰恰是“非景點”旅游。因此,從供給側的角度考慮游客需求,需要進一步開闊視野,除了觀光游覽,還應有休閑度假、參與體驗,以及更多新穎的玩法。期望盡快恢復到疫情前的旅游水平,這是很多地方的共識和期望,但僅靠旅游團隊是做不到的;僅靠傳統的“純旅游者”也做不到;還必須最大化的滿足“大旅游”概念下的各類市場需求,包括諸多的公務、商務活動。這對經濟發達地區、旅游重點縣市尤其如此,只有各行各業全面的復工達產,恢復舉辦各類展會、文旅活動,才能發展起來這種“大旅游”,而這又將涉及疫情防控的尺度,包括層層加碼的消除,否則市場復蘇就肯定順暢不了。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400-850-1230
掃一掃添加微信
微信號:17873333331